楠溪书院

关注官方微信

书院新闻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中文>书院新闻>
如何用艺术点亮乡村?第八届“西湖论坛”聚焦新时代·新青年·新审美
作者:xiaoyu   添加时间:2022-11-28 11:24   浏览:166次

       如何用文化来带动富裕?青年文艺评论家该以何种视角去切入当下的审美创造?艺术乡建最终的诉求又是什么?

 

       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11月27日,第八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温州峰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温州市永嘉县楠溪书院举行。

 

       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承办,永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楠溪书院协办。围绕着“新时代·新青年·新审美”的主题,线上线下的嘉宾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聚焦新时代的新审美

 

楠溪书院授牌“青年博士乡村实践中心”

 

 

       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大势,广大青年深入家园的角角落落,在广袤大地实现新作为,展现新的精神风貌。与之相应,站在新的时代坐标点的造型艺术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展露出新趋势、新潮流、新审美。

 

       自2015年设立以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设立的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 始终致力于在社会变革的宏大视野下,在蓬勃开展的创作实践中,打造青年文艺评论家成长和发声的话语平台。

 

       历时八年,“西湖论坛”已成为一个凝聚全国各个艺术门类,有担当、有视野、有高度、有洞见的专业研究者、评论者的重要发声平台,充分体现了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对于新时代文艺的深度关照与积极介入,更表达了他们探索中国特色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责任和担当。

 

       在本届论坛上,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温州市文联主席杨明明主持论坛,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童颖骏,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伟、中共永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旭丹致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发来贺信,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向楠溪书院授牌“青年博士乡村实践中心”。

 

生动的案例分享

 

“有文化交流的地方,才有源源不断发展的可能”

 

 

       本届论坛以“新时代·新青年·新审美”为主题,设置“博士见博士:从校园到田间”“博士见博士:从个人到家国”“博士见博士:从理论到实践”三个环节。论坛邀请了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向勇、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毛建波担任学术主持,以清华大学博士周建朋在乡村的艺术实践为个例,讨论新的时代语境下,青年的新审美和新作为。

 

       周建朋博士是温州永嘉的乡贤,也是今天楠溪书院的负责人,他在论坛上带来了生动的案例分享,提出了“用艺术点亮乡村、振兴乡村”的理念。

 

       周建朋总结了一些他们的调查实践发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乡村,建了许多农家乐、民宿、儿童乐园和纪念馆,北京奥运会后,又发展了建设大型康养康养社区、农业观光基地和文化旅游特色基地。但上千个特色小镇中,失败的案例也很多。“只有建筑的堆砌而没有持续性的内容,持续创新的内容才能让村庄持续的发展。所以我们想,用艺术结合乡村是否有可能点亮乡村、振兴乡村?”周建朋说,“有文化交流的地方,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的可能。”

 

如何做好文化乡建?

 

专家分享“金点子”

 

 

       在本届“西湖论坛”上,各位专家以深厚的理论视野,关照在新时代带来的新形势下,造型艺术展现出的新审美,以及可能拓展的新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的教授毛建波表示,最终的共同富裕来自于文化,“如何用文化来带动富裕?带动审美、乡建?就成为重要话题”。

 

       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认为,现在中国的很多乡村都千篇一律,比如许多乡村里都在画墙画。“我们的乡村文化是基于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和什么样的方法来做?很简单一句话,就是去除同质化。”他建议说,建设美好乡村应该保留乡村的本色,“不要用那些人为的制造,用一些新的东西植入到绿水青山之中。新安江就新安江,西湖就西湖,每个地方不一样,特色不一样。”

 

       而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看来,文化乡建,前提是要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后续是打造乡村的特色经济:“其实新乡村主义的核心就是通过我们的文化乡建,来构建一种地方感的重建,把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这种地方感变成我们最核心的要素。此外就是要文化赋能、产业融合,我们最终还是要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发展的利益。”

 

 

       浙江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沈勇线上参与了此次“西湖论坛”后,深有感触。他在发言中说道:“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当下的青年应该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我们的青年文艺评论家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去切入我们当下审美的创造?现在我们的艺术乡建是借助艺术的手段来让老百姓增收,是不是我们艺术乡建最终的诉求?我觉得刚刚大家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话题。”

 

       所谓抛砖引玉,“西湖论坛”正是这样创造性地架构起校园和田间、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引导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树立家国情怀,走进时代深处,走出书斋,走向大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据了解,今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为造型艺术类青年博士研讨论坛。明年,主办方将在新疆迎来第九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天山峰会。

 

(论坛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永不落幕的展览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

Comment

  • 楠溪书院公众号
  • 红螺书院公众号
  • 箬溪精舍公众号
分享: 联系电话:13732055813 浙ICP备66661111号 | 楠溪书院 Copyright © Powered by YLC